请联系Telegram电报飞机号:@hg4123

多拉大炮vs古斯塔夫+~+多拉大炮vs古斯塔夫谁厉害

2024-09-03 11:34:56 热门直播 蒙柔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多拉大炮vs古斯塔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多拉大炮vs古斯塔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世界上最贵的大炮是什么?有多厉害?

多拉大炮vs古斯塔夫+~+多拉大炮vs古斯塔夫谁厉害

史上最贵的大炮要首推“元首的黑科技”,古斯塔夫800㎜列车炮,由于受“巴黎大炮”影响,希特勒责令德国军工管理部门建造一型威力巨大的列车炮,这个任务交给了以制造火炮闻名于世的德国克虏伯兵工厂……最后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才制造了两门:古斯塔夫和多拉。

关于800㎜列车炮的数据资料太多这里就不赘述了,要说一说它们的价格,当时克虏伯将两门炮制造完成后以700万帝国马克的“友谊”价格卖给了德国军方,因为克虏伯家族历来与德国统治阶级关系良好,本来就是利益集团的一份子,怎么可能去狠命要价?可是通过当时对德国物价水平和工人薪金水平来计算,这两门炮远不止每门700万帝国马克的价格,最少要加上3~4倍的价钱。

很少见的“古斯塔夫800”巨炮参战的照片,左面这张已经铺设了列车炮的专用加固型钢轨和路基,边上是炮兵指挥所,炮口高昂显示它就要开炮射击了;右边是它开炮的情景。

那么,按照克虏伯700万帝国马克的售价对于我们现代人是个什么概念?1938年二战爆发前,一美元$≈4.2帝国马克。也就是说100万帝国马克可以兑换23万左右的美元,7×23万是一道简单的算数题。更直观的解释就是当时1帝国马克≈现在50块钱人民币,700万帝国马克相当于3·5亿人民币¥,看似不贵与现代动辄1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的装备相比,简直太便宜了!但问题是当时的一美元$的购买力是很大的,1940年一美元在美国大城市可以购买一个“总汇三明治”,就是叠加起来有小臂高的那种(够2个成年壮汉吃饱)外加两大杯鲜榨果汁。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二战前去德国留学,学习古印度语言(好像叫什么:吐火文),当时季先生算是“公派留学生”……每天伙食费3马克,晚饭是火腿+红茶,季先生在《留德十年》里有描述…总之,战前是一段很好的时光。

通过,这两个对当时购买力的描述可以清楚的知晓700万马克绝对是一笔庞大巨额资金!
二战快结束的时候德军将两门800巨炮炸毁,以免落入盟军手里,图片是英军美军查看800巨炮残骸时与800㎜炮弹的合影。

既然花了这么高昂的代价建成的“巨无霸”总得通过战争的检验吧?1941年10月31日打响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就是现在的克里米亚半岛)给它提供了展示的机会,由于从沙俄时代俄罗斯就在半岛上构筑坚固的堡垒,苏联时代又大大的加强,这些堡垒群给进攻的德军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久攻不可、伤亡极大的情况下曼斯坦因上将(战后晋升元帅)请求希特勒调“古斯塔夫800”巨炮和“卡尔600”巨炮(臼炮,其实是迫击炮)参战……两炮到达战场后经过紧张的发射阵地构筑,在战役最后阶段发威!其中“古斯塔夫800”巨炮发射的一发7吨重的高爆穿甲弹,直接命中了苏军核心阵地下深达30米钢筋混凝土被覆的弹药库,巨大的爆炸威力将弹药库引爆……几百人被震死!
正在装填炮弹的“800巨炮”由于炮弹太重,非人力所及,需要使用轻型坦克改装的炮弹装填车,整个装填过程笨拙而费时,“塞瓦战役”期间“800巨炮”一共才发射了14发炮弹。

弹药库被摧毁直接导致了苏军投降,同时也表明“800巨炮”骇人听闻的巨大威力!但是,“800巨炮”机动性极差、发射频率极低、使用极其不便…等弊端也暴露无遗……“塞瓦战役”之后“800巨炮”再也没有参加像样的战役,出镜率远不及“卡尔600巨炮”!最后德军也将它们弃置不用,使用效果太差。

古斯塔夫(多拉)800巨炮,是德国黑科技,与其它的黑科技相比,如:v1/v2导弹,它走到了斜路,成了废物点心!价格高昂和威力巨大并没有让它叱咤战场,因为巨炮时代已经过去,导弹和航空兵时代的到来!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对于军事的投资也越来越多,所以军事力量也都在逐渐增强。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武器的造价越来越高,而且其种类也越来越多。目前世界上最贵的武器也问世了,它就是由中国研制的PLZ-45自行火炮。

其实对于中国来说,长期以来人们都觉得他们的武器大多都会有一些其他国家的产品,而且在造价上也比较低。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中国在武器发展上面一直都在努力着,而且也有了很多的成就。就比如说这款PLZ-45自行火炮,这款火炮被称为世界上最贵的火炮,同时还是威力最大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究竟有哪些优点。

这款火炮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研制的一款履带式自行加农榴弹炮。整车的总重量有33吨左右,上面装备了一门155mm加农榴弹炮,最大射程能够达到40公里左右。此外,战车还装备了一台气冷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其最大行驶速度能够达到55公里每小时,而且行程也能够达到500公里,可见其机动性是非常强的。

除此之外,这款武器还配备了许多先进车辆来协同作战,就比如说雷达车、弹药补给车以及工程抢修车等等。如此一来,这款武器的总体作战能力又有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PLZ-45自行火炮的销路也是非常的好,在1997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向科威特出售,而后又向沙特阿拉伯以及利比亚等国家销售。其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就比如说在对沙特阿拉伯出口的时候,总价达到了两亿美金,平均每台达到710万美金,可见其售价是多么的昂贵。在沙特阿拉伯购买火炮的时候,美国以及欧洲的国家也参与到了其中,而且还带来了最好的火炮武器,但是最终经过测试其性能都不如这款PLZ-45自行火炮。

所以说,武器这个东西其实和平时我们买的商品差不多,差不多也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就拿这款世界上最贵的武器PLZ-45自行火炮来说,虽然它的价格比较贵,但毕竟性能非常的好,甚至连美国最好的火炮也不是它的对手,所以还是相当厉害的。

二战,纳粹德国有哪些“疯狂”的武器?

二战中德国有许多黑科技,但要说疯狂我认为以下几种足够“疯狂”。

ME-163“彗星”战斗机是为世界唯一一款参加过实战的火箭动力战斗机,机体小速度快作为高速高空拦截机,第一次出现在盟军轰炸机群中制造了不小的威慑压力。不过因为使用甲醇和过氧化氢作为燃料,也使得驾驶Me-163飞行是非常危险的任务。且燃料只够维持Me-163发动机工作不到10分钟,只要战区稍远就需要载具牵引,同时这些牵引载具到达战区后多是靶子,很有可能在没有投放Me-163前就被击落。而Me-163任务返航是没有轮式起落架的,加上Me-163是无尾后掠翼战斗机操控起来极其困难,不少飞行员并不是死于被击落,而是死于该战机的起降阶段。由此最终的战果仅德国方面统计就是击落9架轰炸机,损失14架“彗星”。可谓伤亡惨重。

采用木质材料生产的紧凑Me-163降落时没有轮式起落架,滑翘降落后与一次性产品差不多,而燃料自带具有腐蚀、剧毒的燃料泄露会使飞行员当场丧命。


这种战斗机也并不是为优秀飞行员设计的,而是出于资源紧缺,需要拦截盟军轰炸机任务逼迫的产物,事实上滑翔降落成功的Me-163极少有完整的,相当于是一次性用品,飞行员的结果跟“神风敢死队”非常相似。

“古斯塔夫”列车炮。共生产了两门,第二门称为“多拉”列车炮。口径均为800mm的巨炮,重1400多吨,安装准备射击需要1400人三个星期的工作时间。而为了防止苏联空军空袭另配备了近4000人的防空警卫部队。使用极其复杂,且火炮的炮管使用寿命设计仅能射击100次,不过这种超级武器也有他的作用,德军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苦于坚固的混凝土工事加上装有305mm岸防炮台,德军死伤惨重。后来德军调来空军投放大当量航弹也无法炸毁炮台,索性使用了口径600mm的卡尔臼炮和上述的“古斯塔夫”型口径800mm列车炮。最早有资料说苏联士兵报告说塞瓦斯托波尔要塞305mm炮台是600mm卡尔臼炮(重炮)引爆弹药库摧毁的,(那时苏联不知道古斯塔夫列车炮的存在),虽然卡尔臼炮也很活跃,不过古斯塔夫(多拉)可能性更高,这也被战后挖了出来证实了。多拉拥有更大的口径和超远射程,穿甲能力比卡尔臼炮高很多。后来越来越多资料表明摧毁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最大功臣是多拉列车炮,而不是卡尔臼炮。不过该炮随后不久被拉回工厂维修直到战争结束前夕被德国工兵破坏也没有再出现在战场上。在这场攻坚战中多拉列车炮发射了48枚超重炮弹,其中摧毁了要塞最强大305mm炮的两座炮台,德军超过半年围困没有打破僵局就是这两个被称为30号、35号的马克辛姆·高尔基一、二号炮台,这为其他各型火炮倾泻火力创造了条件。不过这没有给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方面带来决定性胜利条件。

“多拉”(古斯塔夫)列车炮800mm长身管火炮能够发射穿甲能力更高,当量比卡尔臼炮更大的炮弹。就是产量少,维护难,使用及其复杂。

卡尔臼炮与古斯塔夫列车炮比较真的“太小了”

P-1000/P-1500“巨鼠”又称“陆地巡洋舰”。这个武器项目实际上只有炮塔是现实中战列舰主炮,而车体并没有制造出来,也是我客矢解这次编辑中唯一没有被制造出来实战过的疯狂武器。后者设计为安装800mm臼炮为主炮。这个陆地装甲武器设计之初,理论上要达到35米长、14米宽、11米高,重量超过1000吨,而每侧履带设计就有3.6米宽,分三个小履带。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设计最高速度为40公里每小时,而当时性能比较均衡的重型坦克也只有这种速度。但是当年虎式坦克就有不低的故障率,而之后的虎王更高,这样看来P-1000除了武器其他都做不到,这是德国人或者希特勒崇尚坦克越大越好的表现。事实上当鼠式坦克造出来时就基本当不了武器使用,那也是被制造出来最重的坦克,有188吨重。1000吨及以上更高的地面装甲那时根本不可能实现,即便放到现在也会有人以制造出来使用性不大为由拒绝开发。这是事实,任何武器制造出来会以保证威力的同时小型化,而当时德国不仅要求火力要更强,装甲要更厚,速度也不许低真的异想天开。这违背了他们崇尚科学的精神,而真正的科学不仅要有理论,还需要实际条件。这也反应出他们当年侵略他国不单纯是民族复仇,还有对自己科技实力的过度自信,不过克努伯公司最终放弃了P-1000/1500的研发。如果被造出来要想单靠地面武装摧毁也的确不可能,这种装甲厚重的装备只有依靠战列舰上的大口径火炮直接命中才有大概率摧毁,大当量航弹则需要直接命中车顶或者在该装甲车附近引爆。以防空塔为例,附属的高射炮能够形成比较严密的防空网,估计到时候也没有多少轰炸机敢直接到它头顶投弹。但这是最佳理论上的设想。实际造出来时因为跑不动,盟军依靠大量轰炸机,不顾一切防空火力,炮弹都能堆死P-1000/1500。这种疯狂武器如果正常进行估计德国会跨得更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多拉大炮vs古斯塔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多拉大炮vs古斯塔夫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